您当前位置:主  页 > 交流天地
银行有望取消一切转账手续费,为什么?
2015-11-05 03:02:10


银行有望取消一切转账手续费,为什么?



不久之前,招商银行宣布取消一切转账手续费,随后宁波银行也跟进。我们可以预测,很快就会有更多的银行加入到免费大军。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不仅仅是转账收费,很多人也疑惑自己的钱存在银行还有可能被收取小额账户管理费。从银行的角度讲,传统银行的IT系统在用户进行转账或是账户管理上都是有成本的,而且还不低。据测算,银行单笔交易成本以“角”计,单账户年成本按银行规模在30-100元不等。 

不过,这一切都在被金融云彻底改变。喧嚣了多年的云计算终于在2015年前后开始落地,特别是微众银行、网商银行等云中银行的诞生,更是将云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而金融云更已经是炙手可热。



 

传统金融企业要建设网点,要建设规模庞大的IT系统,这些投入都会分摊到金融业务的成本之中,由此造成了这些金融机构的经营模式局限,特别是服务中小企业或小额低价值用户的时候捉襟见肘。

不过,以上这些劣势恰恰是互联网公司的优势。比如,互联网公司为了发展各种各样的丰富互联网应用而建设起来的数据中心以及云服务,同样可以为其金融业务服务,甚至可以为其他金融机构提供云服务支持。这些云能力已经经过严苛的互联网业务考验,安全性有充分的保障,低廉的成本更是让传统金融机构望尘莫及。

据公开资料显示,2011年移动银行的用户数量是3200万,到2013年这一用户数量已经超越2个亿,到了2017年移动银行的用户数会将近到5个亿,渗透率将近1/3,1/3的中国人口将会使用移动银行服务。这样的用户使用习惯的变化催生了移动端的金融业务兴起,也造就了微信红包和支付宝钱包的火爆,更让银行业不得不去主动适应,否则传统银行一定会被淘汰。 

根据估算,如果依然采取传统方式不做改变,到2020年,银行的ROE(净资产收益率)可能会从今天的19%降低到5%,如果能够从业务模式以及成本上面做出一些调整的话,有可能会维持在10%~12%,这是一个市场普遍水平。这种改变必然来自云服务,而中小银行完全自建云服务基本不可能,也不经济,选择与互联网云服务商合作就成为了必由之路。 

专业机构测算,如果采用云服务,作为银行主要运作成本的IT架构的运维成本会大大降低。据不完全统计,小型银行每个账户IT成本100元,大型银行每个账户的IT成本20-30元。蚂蚁金服报告认为,金融云把单笔支付交易成本降到1分钱左右,单账户成本已经降到1元以下。微众银行数据也显示,利用海量服务分布式的架构,将成本下降了80%。因此,我们可以说,使用了云服务,只需要小型银行的5%单位成本,就可以服务好用户,这种竞争力没有一家银行可以视而不见。

因此,我们可以预计,当金融机构逐渐用金融云等云计算代替现有IT系统后,面向个人用户的转账收费、小额账户收管理费都将成为历史,而面对中小金融的服务也将提升到新的高度。 

面对正在到来的互联网金融时代,很多中小金融却没有技术能力,也没有财力去搭建一套与之相应的系统。比如,很多地方性银行甚至没有能力搭建网银系统。这些中小金融机构,恰恰是服务三四线城市、偏远地区的主力。通过金融云等金融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让中小金融机构可以拎包入住,用较低成本快速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大大提升金融普惠性。同时以往金融行业的IT系统多是以产品为中心的交易式结构,而金融云带来的将是以用户为中心的交互式结构,所以基于金融云生长出来的金融产品,在用户体验上会更好。

不仅是低价,金融云带来的大数据处理能力,还能够让金融机构利用大数据,低成本的实现信贷业务。金融机构可以在线判断用户信用水平,无需用户再当面提交各种证明材料,或是担保抵押,就能让那些小微企业、草根用户非常方便地通过网络贷到款,而且贷款成本也会更低。 

蚂蚁金服首席技术架构师胡喜认为,未来金融云普及后,金融机构可以根据平台上积累的数据,实时发现客户的贷款需求,在发现一个人或一家企业可能需要贷款后,主动第一时间来找到客户。在理财方面,投资者也不用再担心没有理财知识,看不懂复杂的产品说明了,系统会自动根据数据,在平台上推荐合适的投资组合。 

总之,云计算让我们从IT进入DT时代,它带来的大数据必将极大改变金融行业。在IT时代,数据是应用的产物;在云时代,应用是数据的表现形式,数据本身即是应用。金融云已经在改变金融业的传统力量,在一些大的互联网金融平台更加成熟之后,整个金融业都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传统银行也将拥有更加低成本发展的能力,金融业的历史新时代正在到来。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
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版权所有(C)北京新传德国际版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路京广中心商务楼二层
电话:400-001-0766

京ICP备11010877号
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400-024-2660